詳細說明
噴灌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
(一)、施工工藝及流程:
綠化灌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
(圖見附件)
灌溉工程施工主要是和綠化工程相配合。同時道路工程與綠化灌溉工程有路線交叉,在道路工程施工時,灌溉工程的輸水管道、控制線纜的過路保護設施**在道路路基鋪設之前進行施工。
灌溉工程前期進場工作完成后,首**行放線。灌溉測量放線時,甲方**提供地下管線圖,并向測量放線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。為防止灌溉管道在綠化種植過程中被破壞,在綠化工程中種植喬木以后或在綠化樹木**放線后,方能進行灌溉管道工程施工。管道首**行灌溉主管道及線纜的放線、開挖及鋪設等工作,及其附屬設施(各種閥門、井體、鎮(zhèn)墩等)的安裝、砌筑等;綠化樹木種植完成后,進行支管道的工程施工工作,以便于綠化工程進行草坪以及花卉的種植;管道鋪設工程同時進行其它主管道試壓、管道沖洗以及管溝的回填工作;在種植草坪之前完成噴頭的安裝工作。
在輸水工程進行的同時,進行中央控制系統(tǒng)、泵站的安裝,應*綠化種植的用水要求。即灌溉工程要在施工的同時提供綠化用水。
(二)、施工方案
1、過路套管的安裝
套管要伸出道路兩側各0.5米,按設計要求的位置、管徑及埋深在鋪設正式路之前預埋。
2、放樣
施工前應依照預定的施工順序將要施工的綠化區(qū)域按圖紙進行放樣,并由監(jiān)理工程師核定,其方法如下:
管線溝不論主管溝或支管溝均敷石灰線,可以根據(jù)現(xiàn)場的情況對圖紙的管線進行適當調整。
*取水閥的位置,設黃旗標志竿。
進排氣閥位置設置,設藍旗標志竿。
干管檢修閥的位置以石灰做40cm×40cm正方形的白方塊。
混凝土鎮(zhèn)墩的位置以石灰做10cm寬、50cm長的十字。
放樣前需*專人與設計工程師研討施工方法,放樣過程中(施工亦同)該專人應隨時與設計工程師密切配合磋商以確定灌溉系統(tǒng)排列的方式,放樣完成后由設計工程師核定后方可施工。
放樣之初各標識點應先以長于100cm的標樁將各點表示于地面,待石灰線完成后不重要的可視需要拔除重復使用。另外,廢除之樁位或石灰記號**于當天消除不得留待隔日。
放樣過程中對原設計的管線走向修改**與設計工程師協(xié)商后方可確定。
3、開挖管溝槽
溝槽的挖掘不論采用機械或人工方式,溝底不得有影響管道的大土塊、石塊或松散的浮土,挖掘出來的土方以不向管溝回落為原則,非必要禁止雙面堆土。如遇松軟或易塌陷的土質除另規(guī)定處理辦法外,堆土應離溝邊30cm以上,以
減輕側土壓。
4、鋪設安裝輸水管道
本次工程輸水管道使用PVC給水管活套插接或膠合劑粘接。凡活套插接的管道**在管溝內連接,嚴禁連接好后再置入溝中,以免接口松動。
粘接管應在管溝未堆土的一側先接好后再整段放入溝中,但**注意下列各點:
A、一次不得*過四根管,并只限于直管,凡轉彎處**在溝底施工。
B、PVC管置于有弧度的溝中時,其較小容許彎曲半徑為管徑的200倍。
C、溝外作業(yè)將管放入溝內時**二人作業(yè),不得一人將一端“擲”入溝內后,其余部分以不正當?shù)呐にし椒ㄊ蛊洹暗比霚蟽?,以防接頭脫落漏水。
D、管道連接前要進行外觀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有破損、裂痕、明顯變形、顏色不統(tǒng)一等異?,F(xiàn)象的管道**立即更換,并加以標記另行保管。
E、各管連接涂膠之前管口內外管壁均應十分清潔、干燥,連接管件亦同。
F、管道連接前,應檢查管頭斷面角度與管件內部角度是否相同。如不同,應用銼子將其打磨成相同角度,并將渣子清除后方可連接。
5、管道壓力試驗
管道安裝后應作水壓試驗,它是檢驗管道安裝質量,進行管道驗收的主要內容之一。水壓試驗按其目的的分為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兩種。管道應分段進行水壓試驗,每個試驗管段的長度不宜大于1km,非金屬管道應短一些。試驗段的兩端均應以管堵封住,并加支撐撐牢,以免接頭膛開發(fā)生意外。埋設在地下的管道**在管道基礎檢查合格且回填土不小于0.5m后進行水壓試驗。架空、明裝及安裝在地溝內的管道,應在外觀檢查合格后進行試驗。管道在測壓前,應先向試驗管段充水,并排除管內空氣。管內充水時間滿足規(guī)定后,即可進行強度試驗。埋設在地下的管道在進行水壓試驗時,用試壓泵將試驗段管升壓到試驗壓力,恒定時間至少10min,檢查管道、附件和接口,如未發(fā)現(xiàn)管道、附件和接口破壞以及較嚴重的滲漏現(xiàn)象,則認為強度合格,即可進行滲水量測量試驗--嚴密性試驗。嚴密性試驗方法為:用試驗泵將水壓升到試驗壓力,并關閉試壓泵的1號閥。記錄壓力下降98kPa,所需的時間T1(min);打開1號閥再將管道壓力提高到試驗壓力,*關閉1號閥后,立即打開4號閥向量水槽放水,記錄壓力下降98kPa,所需的時間T2同時測量在此段時間內放出的水量V(L),則試驗管段的滲水量q可按下式計算:q=V/(T2-T1)(L/min)。若在試驗時管道未發(fā)生破壞,且滲水量不*過規(guī)定的數(shù)值,則認為試驗合格。管徑不大于40mm的埋地壓力管道在進行強度試驗時,按規(guī)范規(guī)定,先升壓到試驗壓力,觀測10min,如壓力降不大于49Pa且管道未發(fā)生破壞,即可將壓力降至工作壓力,再進行外觀檢查,有無滲漏現(xiàn)象。
6、管溝回填
全部回填之前**完成試壓并經(jīng)工程師同意后方可回填。
如果溝槽的土質較差,如:巖石結構或礫石較多等,則需外運沙或細土回填。
輸水管置入管溝之前,溝底應先略加夯壓以溝底無浮土為準。溝底回填10cm厚(壓實厚度)沙或細土并予刮平壓實,使輸水
管與溝底緊貼而無間隙,再繼續(xù)填至管面上10公分,進行夯實。
前項回填及埋管作業(yè)完成后即著手其余回填,其材料可使用原挖出的土方,但其中不可含石塊 (直徑10cm或體積250cm3)、土塊或其他雜物。夯實度至少85%以上。
7、噴頭安裝
(1)、噴頭的布置間距**按設計間距安裝,不能擅自改變,以確保灌溉的均勻性。
(2)、噴頭通過鉸接管與管路連接,鉸接接頭螺紋**與噴頭螺紋匹配。
(3)、噴頭*部**與地面齊。
(4)、噴頭**與地面垂直,周圍要用細土回填,并充分夯實,*噴頭穩(wěn)固。
(5)、灌木區(qū)噴頭安裝鉸接管長度為灌木定植高度,用螺紋鋼固定噴頭,噴頭*部與灌木平齊。
8、泵站系統(tǒng)安裝調試
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泵及調頻器**符合相關地區(qū)標準的有關規(guī)定,其規(guī)格、性能**滿足設計說明中的各項要求,并有明確的銘牌標注及產(chǎn)品說明書。
水泵及調頻器均由生產(chǎn)廠家的技術人員指導安裝,并按系統(tǒng)設計要求調試。但應注意以下幾點:
(1)、水泵安裝完成試運行前,**由*電工進行絕緣測試,如果不能滿足絕緣要求,**取出水泵查明原因。否則,不得啟動水泵。
(2)、調頻器應在0至設計較大流量范圍內多點、多次試運行,并觀察運行狀態(tài)。
(3)、首部系統(tǒng)各設備及連接件不得有損壞、滲漏等異常情況,并應整潔、美觀。
9、控制系統(tǒng)安裝調試
控制系統(tǒng)安裝完成后,進行系統(tǒng)調試。
(1)、檢驗線路的連接是否正確,通訊線路、電源線路是否通暢。
(2)、控制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(jù)庫的建立:分控閥流量參數(shù)的確定、基本自然條件參數(shù)的確定、系統(tǒng)主管道的流量分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