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重慶共有耕地面積2805.25萬畝,但由于農民高強度種植,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,導致耕地退化明顯,尤其是部分土壤酸化較重。其表現為土壤板結、肥效降低、病蟲害加重等,對農業(yè)生產影響較大。近年來,重慶先后在璧山、九龍坡等多個區(qū)縣開展土壤改良劑的品種篩選和用量方法的試驗示范,并依托部、市兩級酸化土壤治理項目,開展土壤酸化綜合治理。
“我們對全市17萬個土壤樣品的pH值進行分析,確定了需要開展土壤酸化治理的21個重點區(qū)縣、225個重點治理鄉(xiāng)鎮(zhèn),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綜合治理技術體系?!笔修r業(yè)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,通過試驗,由市農技推廣總站組建的技術攻關團隊最終形成以“使用土壤改良劑為核心,配套優(yōu)化施肥、增加有機質、優(yōu)化耕作制度等措施”的綜合改良技術。
以土壤改良劑為例,重慶2016年開始探索酸化土壤治理良法,總結了不同類型土壤改良劑在不同作物不同土壤PH條件下的使用方法。如今,全市已推廣運用6大類20余個土壤改良劑,初步形成了《酸化土壤改良技術規(guī)范》地方標準,建立了完善的土壤酸化預警系統(tǒng)。
經過綜合治理,治理區(qū)域土壤酸化勢頭得到遏制。截至目前,全市累計開展酸化土壤治理推廣面積超300萬畝,耕地質量提高0.3-1.0個等級,農作物平均增產8%以上,進一步提升了耕地質量、減輕了作物病害。
“接下來,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酸化土壤治理范圍,總結一套高效的酸化土壤治理推廣模式,同時開展酸化土壤治理重點縣建設,為土壤健康建立檔案,為全面推廣酸化土壤治理提供經驗和參考。”該負責人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