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稻畝產有450公斤,還過20多天中稻又能收割了?!?月3日,湖南省雙峰縣走馬街鎮(zhèn)梅侖山村,剛完成“雙搶”的王冬安,看著長勢正旺的禾苗笑著說,水庫加固、渠道疏浚,加上水塘等小水源建設,農田用水無憂。
雙峰地處衡邵婁干旱走廊中心。入夏以來,該縣持續(xù)高溫少雨,7月份降雨量較歷年同期偏少58%,半數(shù)河流處于低枯水位運行。
旱情凸顯,但目前對雙峰糧食生產的影響卻并不明顯。得益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,一批批新建和修繕的“小農水”工程發(fā)揮關鍵作用,如同“毛細血管”一樣,為農田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灌溉用水。今年,該縣累計整合各類資金1.2億余元,用于推進農業(yè)水利建設。
烈日高照,青樹坪鎮(zhèn)茶園坳村依舊“水滿田疇”,村民正通過新修繕的水塘和溝渠引水。“以前,村里水塘不少,但能發(fā)揮作用的不多。”村黨支部書記陳著顏介紹,依托“小農水”建設,村里恢復了15口淤塞水塘的灌溉能力,其中政府投入20萬元,自籌資金7萬元?!斑@些水塘平時養(yǎng)魚,每口塘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,干旱時還能保障周邊500畝農田用水?!?nbsp;
該縣有107座小型水庫納入“十四五”全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規(guī)劃,今年完成34座,提升蓄水能力30.08萬立方米。同時,開展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,對210口水塘展開清淤擴容,已完成191口,提升蓄水能力48.8萬立方米;實施渠道清淤工程,對年久失修、無法正常使用的渠道展開清淤整修,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1.26萬畝;在主要灌區(qū)開展配套與節(jié)水項目建設,打通灌區(qū)之間的“中梗阻”,實現(xiàn)水系連通,全縣灌區(qū)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0萬畝,占耕地總面積近一半。
水庫除險加固、水塘清淤擴容、溝渠修繕結網,構建起水系水網聯(lián)通體系。結合科學調水、按需供水等舉措,“小農水”抗旱減災發(fā)揮了大作用。目前,雙峰已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07.6萬畝,占全年任務的91.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