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全市各地正在進行水稻育秧備耕工作。培育適齡壯秧、推廣機械插秧是水稻實現(xiàn)優(yōu)質高產的關鍵措施,有利于充分利用光溫資源,挖掘水稻單產潛力,促進高產高效。為切實做好全市水稻育秧工作,提高育秧技術水平,鞏固提升機械插秧面積,現(xiàn)將水稻育秧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是及早謀劃,優(yōu)選良種。適度擴大早稻播種面積,做好品種搭配,盡量選擇早熟、分蘗力強、抗倒伏的優(yōu)質品種,生育期以105-115天為宜,如鄂早18、兩優(yōu)287等。再生稻一般選擇產量高、米質優(yōu)、再生力強、抗逆性好的品種,生育期一般130天左右,如豐兩優(yōu)香1號、兩優(yōu)6326、天兩優(yōu)616、黃華占等。
二是緊盯農時,適期播種。我市早稻、再生稻適宜播期一般為3月中旬,即使受天氣影響也不宜遲于3月底。不能適期播種的早稻、再生稻,可以采用短生育期品種進行直播,播期以4月中上旬為宜。直播要選擇平均氣溫高于15℃、播后有3天左右晴天時播種。直播前要將地整平,灌排順暢,保證出苗率。雜交稻大田畝播1.5-2公斤;常規(guī)稻要加大播量,早稻畝播6-8公斤,再生稻畝播5-6公斤,力爭以多穗保證產量。
三是加強管理,培育壯秧。溫棚育秧如遇持續(xù)低溫陰雨天氣,適時兩頭揭膜通風,防止病害;如遇持續(xù)晴日高溫天氣,膜內溫度超過30℃,及時揭膜通風,防止高溫燒苗;如天氣由持續(xù)陰雨突然轉晴,提前通風煉苗,秧床應邊揭膜邊灑水或灌水。旱育秧要做好清溝排水,塑造旱育秧強根優(yōu)勢。通風煉苗后勻施苗肥,一般每畝秧田施用尿素4-5公斤,拌磷酸二氫鉀1-2公斤。
四是分類施策,適時栽插。生產上機插秧秧齡一般20天左右,手插或拋栽秧齡可以適當延長,一般25-30天,要保證栽插密度,提高均勻度,早稻每畝栽插2萬穴、再生稻每畝栽插1.5萬穴以上。當秧齡偏長不宜機插時,可采用人工拋秧或手插秧移栽。如不能及時插(拋)秧,氣溫偏高、秧苗生長過快時,5-6葉期可采用100-150ppm多效唑葉面噴施,控制秧苗徒長,促進分蘗和根系生長,便于后期機插秧或拋秧。
五是加強領導,保證規(guī)模。各區(qū)要加強組織領導,按照今年水稻栽插面積計劃、栽插方式、秧田大田比例,抓重點區(qū)域、重點村鎮(zhèn)、重點主體,逐級布置落實好水稻秧田面積計劃,千方百計穩(wěn)定育供秧面積。同時認真研究制定集中育供秧發(fā)展規(guī)劃,整合各類項目資源,建設高標準集中育供秧基地,不斷擴大集中育供秧規(guī)模,提升集中育供秧服務能力,擴大示范面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