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讀】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北京分院發(fā)布:2022年國考行測常識:我國古代農業(yè)賦稅制度,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!如有疑問請加【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匯總】 ,更多資訊請關注福建華圖公務員微信公眾號(fjhuatu),國家公務員培訓咨詢電話:0591-87618197;微信號:18959130107
古語云“民以食為天”,農業(yè)在國民經濟中起著基礎地位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與變革,我國古代農業(yè)賦稅制度也發(fā)生了相應的變化。我國古代農業(yè)賦稅制度在常識考試中也出現過,考生容易弄混,其實這些賦稅制度對應著朝代,只有將其掌握就可以了。
1.如何來識別賦稅制度?
題干中出現“賦稅制度”或者選項中出現“租庸調制、兩稅法、一條鞭法”等之類的詞語。
2.如何來進行解題?
第一步,將這些制度和所對應的朝代聯系起來即可。
第二步,將這些制度所表現的意義、地位掌握。
3.例題講解
【例1】唐朝前期實行的農業(yè)賦稅制度是( )
租庸調制 B.地丁銀制 C.兩稅法 D.初稅畝
【解析】
第一步:B.地丁銀制:雍正帝繼位后,實行地丁銀制,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,征收統一的地丁銀。地丁銀制的推行,一定程度上廢除了漢唐以來的人頭稅,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,農民人身地位提高。
D.初稅畝:戰(zhàn)國時期,公元前594 年魯國實行“初稅畝”,承認私田的合法性,按土地畝數征收賦稅。
所以,排除B和D
第二步:C和D都是唐朝的賦稅制度
B.兩稅法:唐德宗時期宰相楊炎建議頒行"兩稅法"。兩稅法是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,統一各項稅收而制定的新稅法。由于分夏、秋兩季征收,所以稱為“兩稅法”。兩稅法是對當時賦役制度較全面的改革。屬于唐朝中期以后,排除C
A.租庸調制,唐朝前期實行的賦稅制度,以征收谷物、布匹或者為政府服役為主,是以均田制的推行為基礎的賦役制度。
因此,選擇A選項。
【例2】實現了我國賦稅制度從實物稅向貨幣稅的變化的是( )
一條鞭法 B.兩稅法 C.均田制 D.屯田制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。
第二步,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:賦役合并、將田賦、徭役、雜役分攤在田畝上,折成銀兩,按田畝進行收稅。實現了我國賦稅制度從實物稅向貨幣稅的變化。
因此,選擇A選項。
結合上述兩個例題來看,我國古代的賦稅制度考試難度中等,只要將賦稅制度和每個朝代對應起來就可以了,并且掌握重點賦稅制度的地位和意義。